【第494期】公丕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历史底蕴
一、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我们党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的重大成果。习近平法治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新发展新飞跃。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科学把握政治与法治、改革与法治、自由与秩序、安全与发展、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等全面依法治国中的重大关系,为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指明了正确方向。
二、对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为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提供了历史文化滋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真谛和精华,深入研究中华法制文明的优秀思想和理念,深入挖掘我国古代法制蕴含的丰富智慧和资源,善于从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彰显出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
三、对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法治建设经验的总结和运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从制定“八二宪法”到形成“八二宪法”5个修正案,从“社会主义法制”到“社会主义法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我们党不断总结和运用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向前推进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一步,开辟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四、对人类法治文明优秀成果的吸收和借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法治的精髓和要旨对于各国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具有普遍意义?!毕敖椒ㄖ嗡枷刖哂锌砉愕氖澜缡右?,把握人类法治文明发展大势,汲取各国制度文明与法治文明精华,把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与吸收借鉴人类法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内在地结合起来,开创了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新局面。
钱颖一:市场经济搞得好坏取决于什么
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好,这是我们过去几十年已经达成的一个共识。但是,一旦我们确定要搞市场经济,而且把视野放到全世界之后,我们就发现市场经济并不是都搞得很好,市场经济中其实也有好有坏。市场经济中有两种类型政府市场经济搞得是好是坏,很重要的一条是取决于政府在经济中扮演的角色。我们看到市场经济中有两种政府:一种是“支持市场的政府”;另一种是“摧毁市场的政府”或“扼杀市场的政府”,即政府通过种种干预,或将已有的市场摧毁掉,或把即将出现的市场扼杀在萌芽状态。不同的政府,会产生不同的市场经济。观察世界各国的经济,我们发现支持市场的政府都是一个有限和有效的政府。而摧毁、扼杀市场的政府或者是无限政府(即全能政府),或者是无效政府。
赖德胜、李飚、孟大虎:做强实体经济对劳动力市场的要求
首先,劳动力“脱实向虚”现象逐渐凸显。由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收入水平差距拉大、劳动供给增速水平差距拉大、行业收益率差别显著等情况出现,我国实体经济的劳动力外溢情况逐渐明显,“宁做快递员,不做工厂汉”等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从高效率部分向低效率部分的劳动力要素转移问题值得注意。
其次,安全问题要求主动调整劳动力市场技能结构。我国重塑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问题将会影响产业结构,进而影响劳动力市场的技能结构和配置效率。因此,要着重解决当前实体经济招工难、就业质量低、高技能劳动力不足等问题,把高等教育和劳动力市场的衔接作为重要抓手,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就业的特征方面有更准确的把握。
胡彩娟:盘活农村资源资产,促进共同富裕
首先,全面盘点包括扶贫资金在内的全部乡村资源,并建立体系化的制度规范。一是建立资产核算制度。尽快完成扶贫资产核算,摸清家底,明晰产权归属;二是完善资产运营管护制度,引进专业性资产管理机构和经营主体,盘活用好乡村资产;三是完善资产收益分配制度,实现扶贫资产的倾斜性受益向乡村资产的普遍性收益转变,同时对新困难群体实施兜底保障;四是完善资产监督审计制度,重点防范资产流失和经营风险。
其次,深度挖掘开发乡村一切可转化资源,以服务多元需求为导向,着力推进多功能农业的发展。构建多功能农业发展的基本框架,明确不同地区农业产业在农产品供给、增收和“托底”、生态建设和环境?;?、观光休闲和旅游服务、就业保障、文化传承、能源保障等方面的功能,努力形成差异化多功能农业的发展定位,在注重“稳民心”“传文化”“悦身心”“美环境”的基础上。
最后,充分利用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创新吸引优秀人才和优质市场主体参与乡村资源开发建设的现实路径。为此,一是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努力创建更加公平宽松的农村市场环境,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二是着力推进更高水平的农村社会建设,向农村提供优质的社会服务,探索社会资本支持农村资源开发的路径。三是探索建立包括返乡创业人员在内的“新村民”参与乡村资源开发利用的新机制,重点明确“新村民”的权利保障和收益分配制度。
罗婵:新发展格局对科技自立自强的新要求
一是要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创造新需求,并非通过刺激政策透支或前置需求,而是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通过创新驱动和高质量供给,升级传统需求,培育新兴需求,激发潜在需求,进一步夯实和做强内需市场。
二是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要独立自主。在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和节点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确保在关键时刻可以做到自我循环、保持经济正常运转。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基础配套能力、高端制造装备等方面,要实现“从0到1”的突破。
三是科技创新要以增进人民福祉为价值导向。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价值导向,要求我们把创新的心思和精力用在为人民谋利益、谋福祉上,聚焦人民关心的重大疾病防控、食品药品安全、人口老龄化等重大民生问题,让人民在创新发展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四是要防范化解科技领域重大风险。一方面,要求我们增强破解防范化解科技领域重大风险的意识与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重大创新领域战略研判,下好防范化解科技领域重大风险的先手棋。
“学术卡片”栏目所摘选的文章,主要源自光明日报社光明智库、思想理论网络文章评价系统(iWaes系统)、光明日报理论部等主流媒体,希望借此栏目为广大学者提供哲学社会科学最新、最权威的研究成果。